我国机场主战消防车现状及国产化建议措施
一、我国机场消防车的发展现状
1.1国内机场主战消防车制造能力偏弱
国外生产机场消防车的厂家较多,而且逐渐形成巨大的产业链并占据广大的全球市场,例如奥地利卢森堡亚、美国豪士科、美国伊万、日本森田、德国齐格勒等。这些知名品牌的机场消防车正在引领全球机场消防车的技术革新,甚至在影响国家、地区乃至国际上对机场消防车技术标准的制订。
目前,我国运输机场快速调动车和主力泡沫车完全进口,主要为卢森堡亚和豪士科,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的消防车辆基本被国外厂家垄断。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国产机场消防车性能差,根本无法保障运输机场的消防应急救援需求。
目前,我国机场消防车的生产厂家共有9家,以主力泡沫车为主,未涉及快速调动车。国外主流主力泡沫车加速到80.5千米/小时所需时间小于30秒,而国内主力泡沫车的加速时间普遍高于40秒,与国际民航组织和我国民航主管部门对机场消防车快速响应能力的要求存在巨大差距。国内自主生产的机场消防车普遍使用的是奔驰、MAN等厂家的三类商用底盘改装,底盘宽度为2.5米,消防车满载时的转弯安全速度低,容易翻车,严重影响快速应急响应能力。国外主流机场消防车使用的底盘为宽度3米以上的专用底盘。
采用宽底盘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场消防车转弯时的安全速度,大大提高机场消防车的快速响应能力。国内厂家自主研发制造的机场消防车灭火系统的操控性、便捷性也与国外主流机场消防车存在差距,国外主流机场消防车的灭火系统可以由驾驶员一人完成对顶炮、杠炮和车底保护系统的有效和快速控制。此外,国外主流机场消防车的越野能力、侧倾稳定性、制动性能等也要明显优于国内厂家自主研发的机场消防车。
近年来,有些国内厂家为了快速掌握国外机场消防车的生产技术,通过收购和控股国外消防车制造企业来引进和制造高性能机场消防车。然而,目前这种模式并没有彻底解决机场消防车技术国产化问题,基本采用全散件组装(CKD)的方式生产,将国外厂家生产的消防车采用拆零打散的方式运到国内,在国内组装后销售。此种生产经营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去进口化,实质上仍然属于“准进口车”,且由于未规避高额关税等原因,生产成本高,售价跟进口机场消防车相差不大,技术上又没有优势,很难在国内机场推广。
1.2运输机场主战消防车超期服役严重
我国运输机场统一按照MH/T7002—2006《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的要求配备机场消防车(快速调动车和主力泡沫车的配备数量如表1所示)。
由于快速调动车和主力泡沫车严重依赖进口,价格和维修成本高,国内多数机场基本按照最低数量标准配备,且不愿意及时更换老旧车辆。机场快速调动车和主力泡沫车的服役期限暂时没有标准和文件明确限定,主要由其运行状况决定。
根据国内外机场消防车服役状况和国内机场消防车维护保养水平,通常认为机场消防车的服役时间应在15年以内。然而,国内机场快速调动车和主力泡沫车超期使用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些车辆服役时间超过20年。根据国内某民航地区管理局2013年对辖区所有运输机场消防车调研结果,发现11个消防等级7级及以上机场的10辆快速调动车完全为进口车,平均服役年限为10.5年,三辆服役年限超过15年,其中1辆车服役接近25年,超期服役率为30%:20个消防等级6级及以上机场的41辆机场主力泡沫车,92.7%为进口消防车,平均服役年限为11年,17辆服役年限超过15年,超期服役率为41.5%。由此可见,我国机场消防车的整体保障能力不容乐观,超期服役车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响应能力和灭火能力不稳定,容易发生接警无法出动或不能灭火的问题。
二、提升国产机场主战消防车制造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机场建设速度加快,飞机数量急剧增长,航班数量大大增加。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20年,我国将建设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同时加快建设哈尔滨、深圳、昆明、成都、西安等国际航空枢纽,强化区域性枢纽机场功能,预计“十三五”末,民航运输机场将由207个增加到260个左右,旅客运输量将超过7亿人次。这些势必会大大增加机场消防应急救援的压力,对作为机场应急救援关键装备的机场主战消防车的性能要求也将大为提高。如果国产机场主战消防车的制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并能满足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那么必将极大缓解机场主战消防车长期以来严重依赖进口、价格和维修成本高的局面,成为发展民航强国道路的保障,更好地为机场航班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此外,从另一方面来看,2000年以后,美国等航空强国曾为配合B747-X、A380等大型宽体客机的研发使用,专门开展机场专用消防车研发,对刺臂消防车技术性能、消防车动态稳定性等技术提出要求。机场专用消防车为欧美航空强国军用大型运输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大保障,强化了其航空强国的地位。当下我国正在实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自主研制的新型国产大飞机陆续开始投入使用,相对应地,我们有必要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机遇,加快国产机场消防车的研发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建立与新型大飞机相配套的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和改善民航应急救援装备的整体水平,而且还会使我国机场消防车从整体上和单兵能力上全部达到国际民航组织要求,从而全面提升全国各类机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同时还会为我国军用机场的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国产机场主战消防车技术性能的建议措施
结合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参考国外先进的机场主战消防车技术发展经验和趋势,对国产机场主战消防车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3.1机场主战消防车应具备更高的机动性能
机场消防车的机动性能直接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快速、及时地到达指定地点展开消防救援,其主要体现在加速性能和高速持久性。在机场实施消防救援时,机场消防车的运动轨迹要根据机场应急指挥中心或地面指挥中心的要求选择救援路线,多数情况下途中路线比较曲折,直线路段长度有限,无法长时间保持较高时速行驶,往往需要短时间加速达到高时速然后再减速,过弯道又加速,这就要求其具备很好的加速性能。现在国内外机场消防车提高加速性能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大马力发动机和高性能变速箱,载重量12吨以上的重型机场消防车就需要采用两台大马力发动机才能满足加速性能,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未来,机场消防车可以采用电混合的方式,综合发挥电动机加速性能好和燃油发动机高速保持的双重优势,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增加环保性。
3.2机场主战消防车应具备更好的稳定性能和越野性能
国际民航组织规定以机场为中心8公里范围内都属于机场消防救援范围,飞机如果在此范围内发生事故且不在机场内,机场消防车就要出机场参加消防救援,我国很多机场周围地形复杂、山地多,这就要求机场消防车具有很好的越野性能和车身稳定性能。目前,大量的机场消防车采用的是非独立悬挂,也并未设计加装高性能的车身稳定系统,未来机场消防车的设计制造建议采用独立悬挂并加装适当的车身稳定系统。
3.3机场主战消防车应具备更方便的操纵性能
机场消防车的操纵性能在消防车中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车辆的控制还是消防系统的控制都在不断地改进,但是航空消防救援的需求也在不断地要求机场消防车的操纵性有更好的提升。为了能够更快地响应消防救援,机场消防部门积极地争取每一秒的时间,要求机场消防车能够“一踩即走,一到即喷,一喷即准”,这就需要机场消防车能够更快地启动,更方便地操作灭火系统,未来机场消防车最好采用自动瞄准消防炮。
3.4机场主战消防车应具备更智能的灭火系统
目前的机场消防车采用的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均不可控,且发泡倍数偏小,但有学者研究发现,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与其灭火能力成正比,提高发泡倍数可以显著提高灭火能力。未来采用可控发泡倍数灭火系统将会成为趋势,已经有国外机场消防车厂家在研发装配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的机场消防车。
往期文章
——————————————————————————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于:贾井运、陈现涛、贺元骅(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
德国斯坦默公司全系列灭火剂产品
均不含PFOA和PFOS
符合所有当前限制条件!
---------------------------------------
众多客户选择的
斯坦默
全球认证
斯坦默
关于PFAS(PFOS、PFOA等)消防领域更多危害科普文章如下:
驻日冲绳基地泄漏强致癌物,美军:一点点消防泡沫,你也有意见?
在21世纪,消防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并且仍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不仅涉及灭火材料本身的性能,而且对灭火解决方案的环保性、社会认同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性和防御性的消防任务特别复杂,并且解决方案需要考虑到各种细节。特别是在工业方面,只能通过丰富多样、成熟的产品,来实现灭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廉的解决方案。从早期Richard.Sthamer博士创立公司,直至现在公司第5代管理人,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始终尽最大努力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自公司于1886年成立于汉堡起,我们始终致力于研制优质的泡沫灭火剂。如今,Dr.Sthamer公司已经是主流的泡沫灭火剂制造商之一。作为一家中型、家族式企业,Dr.Sthamer具备充分的灵活性是商业成功并且使世界各地客户均满意的保证。
现在,Dr.Sthamer泡沫灭火剂已成为灭火材料的代名词。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
欢迎关注JLH公众号,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请使用环保无毒灭火剂。
- 上一篇: 成都捷隆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网站试运行
- 下一篇: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性能的实验室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