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浅谈石油化工火灾泡沫灭火剂的应急保障

2021-01-06 13:26:26      点击:1131


摘要:为做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灭火救援准备工作,分析了泡沫灭火剂应急保障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泡沫灭火剂应急储备模式,提出了增加泡沫液储备总量、优化泡沫液储备管理和建立联动保障机制的途径和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石油化工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如:2009年“4·8”内蒙古伊泰煤制油厂罐区火灾,2010年“1·7”兰州石化爆炸事故和大连“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呈现出灾情复杂、参战力量多、处置难度大等特点,在国内外都造成了较大影响。由于石油化工生产、储存装置工艺管线复杂液体物料易燃、易爆生产储存装置火灾易复燃、复爆、连锁燃爆,加之初期控制不力,易形成大面积、立体火灾,火灾扑救中灭火药剂消耗量大。大连“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扑救过程中,辽宁省公安消防部队先后调集超过1360t泡沫液保障火灾现场,再次证明及时保障足量泡沫灭火剂对扑救重特大石油化工火灾重要性2010年公安部消防局明确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密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队要具备一次性调用500t泡沫液的保障能力,泡沫灌装转输泵,储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及物资,提高战勤保障能力。”如何按照实战要求,一次性及时足量向大型石油化工单位保障泡沫灭火剂,成为当前有效应对大型、恶性石油化工单位火灾,做好和加强灭火救援准备工作必须破解的瓶颈。 


二、泡沫灭火剂保障的现状

 

2.1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与实战需求存在明显差距

大型石油化工单位火灾具有爆炸燃烧、燃烧爆炸等特点,固定泡沫灭火设施时常在爆炸中损坏,不能正常发挥灭火作用,火灾发生后现场需使用大量移动消防装备来控制、消灭火灾。现行《石油库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法规只对固定消防设施泡沫液储备量做了规定,均没有明确企业移动消防装备灭火所需泡沫灭火剂的储备标准。《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消防站的灭火剂应按不低于投入执勤配备量1:1的比例保持库存备用量”,与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2.2可调用泡沫液储备投入不足

各类石油化工企业对额外增储工作认识不到位,执行消防法规不够准确,消防装备药剂投入较少。因泡沫液储备占用大量资金,几年甚至几十年都用不上,超过保质期又得更新,相关企业明显储量较少。一些石油化工企业对自身消防力量资源控制火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自身应当具备和已经具备抵御火灾事故的能力缺乏估量,把重任寄托于公安消防队和临近消防力量,过多依赖外界资源,主动投入较少

 

2.3泡沫液实际储备结构不尽合理

以宁夏为例,全区分布有重质原油、轻质油、甲醇、烯烃、二甲醚、苯、液化气、液氨等多种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单位,最大库容129万m3,最大单体原油储罐容积为100000 m3,最大甲醇储罐容积为20000 m3,危险性大。从宁夏全区目前泡沫灭火剂储备看,距离现实需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泡沫灭火剂储备总量较少,除消防车载量以外,全区仅有364t的储量,其中26个企业及其专职消防队共储备136t,平均仅5t,仍有10个专职队没有储备,且储备比较分散,一次性调运集中困难,远远不能满足实战需要;二是泡沫灭火剂储备比例不合理,全区现有620t泡沫液中,59%为普通蛋白泡沫液,32%为多功能泡沫液,9%为氟蛋白、水成膜泡沫液。其中,企业及企业专职消防队储备的泡沫液中,有63%为普通蛋白泡沫液,多功能泡沫液仅占17.9%,多功能、高效泡沫灭火剂储备数量较少。

 

2.4泡沫液储备应用管理相对滞后

一是有的单位无专用泡沫灭火剂储存库室,与生活、生产物料混存储备,没有供暖、通风设施,或者与生产装置距离近,达不到泡沫液储存条件要求;有的储备泡沫液已超过保质期,没有及时更换;二是企业未配备泡沫液输转泵和运送车辆,火灾时靠人力搬运、输传泡沫液,向消防车补充泡沫液存在困难,耗费人力多、效率低;三是企业之间、消防部门与企业队之间联动保障响应机制不健全,调集信息的传达、确认与反馈环节多,运输车辆保障难以及时到位,一次性调集泡沫液的程序多、历时长。且未建立拉动演练制度,没有开展拉动性锻炼和检验,无法保证一次性调集泡沫液的总量和时效。

 

三、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泡沫液储备模式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一般有三种储备模式:一是公安消防队自储。在当地政府财力比较宽裕的前提下,由消防总队或各市消防支队综合辖区石油化工单位最大危险灭火所需泡沫液总量和灭火救援圈时间距离等因素,合理规划建设战勤保障大队或物资储备库,多点集中储备泡沫液,满足本地区大型石油化工发生火灾灭火的需求。此种方式便于管理,但需单方一次性投入资金量较大;二是委托泡沫液生产厂商代储。当地或邻近地域有泡沫液生产企业时,公安队可充分利用企业泡沫液储备、运送输转等现有资源条件,与企业签订泡沫液战略代储协议,支付一部分保证金,由企业代为储备,始终保证足量泡沫液储备,以满足火灾情况下的紧急调用。此种模式经济、可靠,但必须有生产厂商作为前提;三是多方联储。本着“共担安全责任、共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充分发挥多方力量优势,通过泡沫液生产企业和各石油化工单位、公安消防部队等三方或其中两方联合储备,实现区域泡沫灭火剂储备总量的增长,以满足最大需求,并存有一定允余。此种模式可分散资金投入压力,若管理跟上,有效整合资源,可发挥聚合效应。多数地区受经济发展和客观条件限制,多选择石油化工单位和公安队联合储备的方式来解决泡沫液储备问题。 


四、借助多方力量增加区域泡沫液储备总量

 

4.1明确并推动落实储备标准,增加泡沫液储量

采取多方联储的方式时,鉴于现有标准规定的泡沫液储备量与实战需求有很大差距,且对石油化工单位移动装备灭火所需泡沫液储备量尚无明确标准可依,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对宁夏区内部分石油化工单位及灭火救援准备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灭火泡沫液设计和实际需求,特此提出了石油化工单位和公安队的泡沫液储备标准或计算方法,由各石油化工单位和公安消防部队按标准各自储备泡沫灭火剂,以满足实战保障的总量需求。

1)公安消防队储备标准。由公安队综合泡沫灭火剂的储备使用、更新和执勤需求,按照执勤配备量(消防车车载泡沫液量)的2~5倍多点集中储备,始终保持库存备用量。

2)企业及其消防队储备标准。将单个企业储备标准可以按照企业单个最大危险化学品储罐着火时,移动装备灭火所需泡沫灭火剂数量来确定,可用Q0.001K[A+5A]计算得出(卧式罐一般容积较小,需用泡沫液量较少,故一般选立式罐作为计算依据)。式中:Q为泡沫灭火剂储备量(t);K为泡沫灭火用液量系数(对甲、乙类非水溶性液体取3,丙类非水溶性液体取2.4,甲醇、乙醇、异丙醇、醋酸乙酯、丙酮等水溶性液体取4.5,异丙醚取5.4,乙醚取10.5);A为立式罐防火堤面积(m2,罐组内无隔堤时取整个罐组面积,罐组内有隔堤时取单个罐隔堤面积);A为立式罐罐体截面积(m2)。例如:某企业单个最大储罐为20000 m3原油罐,储罐载面积1287.6m2,防火堤面积6350.65m2,计算得出需储备泡沫液38.17t。

 

4.2严格消防监督,把好建设工程项目泡沫液储备的源头关

各级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开展对易燃易爆类建设工程消防审核、验收或备案抽查时,严格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和《低倍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以及有关地方标准,要求建设、使用单位增大储备泡沫灭火剂量。督促各相关企业在新建、改建、扩建易燃易爆生产、储存等建设工程前期阶段考虑增加设计储备用量,工程投入使用时同步落实,确保泡沫液储备达标。同时,建议在相关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修改时,考虑要求建设工程增加可移动泡沫灭火剂的储备量。

 

五、优化管理,提高泡沫液储备应用效益

 

5.1优化泡沫液储备结构

石油化工单位根据自身危险源特点,储备性质与之相适应的泡沫灭火剂,且尽可能地增加保质期长灭火效能高的多功能泡沫灭火剂。公安消防队要结合辖区化工类等特殊火灾特点,增加多功能、高效泡沫灭火剂的储备比例,使多功能泡沫液储备比例不低于50%,优化泡沫灭火剂储备结构,以有效应用各类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

 

5.2配备运送输转设备

根据泡沫液远离运输投送的需求,适当配备泡沫液供给车、运输车配备机动泡沫液转输泵、导液管等器材,以快速便捷地对消防车泡沫液进行补充。引导或联合消防车生产、科研单位,对泡沫消防车进行技术改造,加装泡沫液自动补充系统,预留外接口,连接管路实现泡沫液快速补充。要引导督促企业消防队配备大功率移动泡沫炮、自摆炮、泡沫钩管、泡沫发生器等器材,提高泡沫灭火应用效果。

 

5.3加强日常管理

加强消防监督检查,督促各企业及其消防队建立专用泡沫灭火剂储备库室,完善保暖、通风等设施,加强有关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持泡沫灭火剂最佳储存条件,确保不减损、不变质。对储存泡沫液类型不符合要求或超过有效期的,责令督促及时更换。石油化工企业相对集中的化工基地,可以建立泡沫灭火剂储备中心,优化管理条件,实施标准化管理。各级公安消防部队要建立相关档案资料,准确掌握辖区相关企业发生火灾后需用泡沫灭火的需求情况,掌握辖区各企业储存可供调用泡沫灭火剂种类、数量、分布、运输保障条件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六、建立健全健康稳定的联动保障机制

 

6.1建立应急保障联动响应机制

通过当地政府牵头,组织各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签订泡沫灭火剂应急联动保障协议,确保一处有危,全盘响应,一方需求,八方支援。同时要与交通运输、交管部门建立绿色运输通道,确保运输车辆优先调用,主要道路免费快速通行。 


6.2建立和落实损耗补偿机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九条“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由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制定本地消耗补偿办法,采取政府补助、设立补偿基金和灾害发生单位补偿等方式,确保兑现实际发生的损耗补偿

 

6.3完善拉动演练制度

消防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应急保障拉动演练,经常检验和改进实战保障各环节的有效性,确保联动响应快速、调用可靠高效

 

往期文章

连载:地球长寿之王、致癌毒物——PFAS的前世今生(一)!

连载:永生不灭的分子PFAS–从崭露头角到原形毕露(二)

连载:永生不灭的分子PFAS–众矢之的又成漏网之鱼(三)

连载:多方立法禁止“C8”-消防泡沫技术何去何从(四)?

整体认识PFAS——系谱图

欧盟对PFOS(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的管理法令

C8污染“魔影”!!!(深度调查长文)

——————————————————————————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于:陈立峰叶军(宁夏消防总队,宁夏银川750001)

关键词:石油化工;泡沫液;应急保障            DOI:10.3969/j.issn.1671-6396.2011.30.003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

德国斯坦默公司全系列灭火剂产品

均不含PFOA和PFOS

符合所有当前限制条件!

---------------------------------------

众多客户选择的

斯坦默

全球认证

斯坦默

关于PFAS(PFOS、PFOA等)消防领域更多危害科普文章如下:

不务正业的转载:《黑水DARKWATER》影评

高能预警||水成膜泡沫灭火剂致土壤污染的健康风险分析

松花江水系江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污染现状调查

水成膜泡沫(清水/轻水泡沫)AFFF消防泡沫的遗留问题

明知PFAS污染严重,两年来MDL基地无动于衷

驻日冲绳基地泄漏强致癌物,美军:一点点消防泡沫,你也有意见?

全氟辛烷磺酸对雄性鹌鹑生殖毒性影响

21世纪,消防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并且仍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不仅涉及灭火材料本身的性能,而且对灭火解决方案的环保性、社会认同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性和防御性的消防任务特别复杂,并且解决方案需要考虑到各种细节。特别是在工业方面,只能通过丰富多样、成熟的产品,来实现灭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廉的解决方案。从早期Richard.Sthamer博士创立公司,直至现在公司第5代管理人,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始终尽最大努力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自公司于1886年成立于汉堡起,我们始终致力于研制优质的泡沫灭火剂。如今,Dr.Sthamer公司已经是主流的泡沫灭火剂制造商之一。作为一家中型、家族式企业,Dr.Sthamer具备充分的灵活性是商业成功并且使世界各地客户均满意的保证。

现在,Dr.Sthamer泡沫灭火剂已成为灭火材料的代名词。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 

欢迎关注JLH公众号,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请使用环保无毒灭火剂



编辑:            来源:网终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028-86648377
邮箱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