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从原料、中间体甚至产品都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几率高。因此,分析化工企业存在的火灾危险性,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是化工企业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石油化工企业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并对防火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化工;火灾危险性;防火对策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化学制品、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有机化工原料的新型工业。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体甚至产品均是易燃、易爆、易腐蚀物质,生产工艺操作复杂、连续性强,具有生产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几率高的特点。全国已发生过多起石化企业的火灾事故,如1994年10月2日山东滨州化工厂石化分厂发生火灾,烧毁减压台和工作平台,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1996年4月21日福建炼油厂发生火灾,大火破坏了69条输油管道,直接财产损失93.3万元。剖析石油化工企业造成火灾危险性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防火对策,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造成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危险性的因素
1.1物品种类繁多,大多为易燃、可燃化学品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所涉及到物品种类繁多,其中大多数的物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而且生产过程中物料状态复杂,气态、液态、固态及不同状态的混合都有可能存在。生产多数在高温、高压、高速、毒性、腐蚀等严酷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和物料的输送来完成的,工艺操作连续性强,工艺管线及反应釜内易形成爆炸混合物。
1.2工艺控制参数多,操作过程复杂
为了提高设备效率和产品收率,石油化工生产大多采用高温、高压、高真空,高速、深冷等工艺控制高参数,生产操作更为严格、困难,同时也增大了火灾危险性。如高温稀释蒸气裂解法制乙烯,其蒸气温度为1000℃;加氢裂解制乙稀的温度也在800℃以上;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尿素的反应压力都在10MPa以上。
石油化工生产大多是分解、聚合、氧化、还原、加氢、脱氢及环化、酯化、烃化和醚化等化学加工过程。尤其是烃类氧化等单元装置操作条件苛刻,一旦控制不善,易导致火灾、爆炸。对二甲苯氧化和乙烯氧化是在严格控制含氧量的过程中进行的,如果含氧量超标,就会造成火灾和爆炸。
1.3生产设备布置紧凑,易引发连锁式火灾或爆炸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都是以其功能按工艺操作要求依序排列的,因而设备布置极为紧密,装置上的设备管线、阀门、仪表、机、泵、塔、炉等基本上都是采用立体交错的集中布置。由于生产设备排列紧凑,相互贯通,一旦某个生产设备着火,极易引起连锁式火灾或爆炸。
1.4生产厂房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许多石化企业厂房未按工艺流程的需要和国家有关规范要求来设计厂房的结构和布局,因而在防火分隔、通风、防泄漏、防爆泄压、消防设施等方面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
1.5设备、电器未选用防爆型
石化企业的加工工艺方法基本是在反应釜等压力容器内采取混合搅拌、萃取及一些化合、分解等反应,有些原材料及反应中间产物均为易燃易爆危化物品,呈液态或气态形式存在,极易发生泄漏,一些工艺设备及电器线路如果未选用防爆型或未经防爆处理,泄漏的可燃液体或气体遇机械磨擦或电气火花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6未采用防静电措施
在石化生产行业中,化学溶剂在管道和设备中流动会因磨擦而产生静电,如果静电不能及时导除造成电荷积累,导致火花放电,就会引起火灾事故。
1.7工艺设计不合理,防范设施不齐全
从工艺设计上看,易发生跑、冒、滴、漏的设施(设备)设计不合理,质量不符合要求,或离电源、火源、高温源距离不足;从防范设施看,防爆炸、防火灾(包括固定或半固定灭火、冷却装置)、防雷区等设施不齐全、不合理,维护管理不落实等,这些都会增大石化企业火灾发生的几率。
1.8从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引发火灾
许多从业人员未能及时经过岗位培训和消防安全培训,不懂生产物料的特性,不熟悉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就上岗操作,以致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引发火灾,且事故发生后不懂得消防设施的使用、火灾扑救方法及逃生方法,使得火灾在初期阶段得不到控制,火势扩大蔓延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石油化工企业防火对策
2.1严格防火管理,规范作业行为
大多数石化企业火灾事故表明,造成火灾事故的因素主要是人、物和环境,而人是最根本的因素。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工艺参数失控、设备状态不良等,都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企业必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本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包括各级安全防火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电气防火规程、动火作业规程、培训教育制度在内的一整套安全防火管理制度和安全防火管理体系。
2.2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的力度
石化生产的特点决定了每个从业人员都必须掌握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特性及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技能,必须坚持“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即新入厂的员工必须经过工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上岗学习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在主要生产岗位应张挂安全须知和紧急处理要点,以防紧急状态下出现误操作。
2.3严把建厂审核和设备选型更新关
对石化企业的生产厂房应按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和生产工艺进行设计,充分考虑防火分隔、通风、防泄漏、防爆泄压、消防设施等因素。同时对设备、电气的防爆要求和电器线路的防爆处理要严格把关,从而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
2.4设置防火安全装置
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设置防火安全装置是预防火灾发生比较有效的措施。防火安全装置在生产中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1)阻火设备。它包括安全液封、水封井、阻火器、单向阀、阻火阀等,其作用是防止火焰闯入设备、管道或阻止火焰在其间扩展。(2)防爆泄压设备。包括安全阀、爆破片(防爆片)、放空管等,安装于压力容器、管道等生产设备上,起降压防爆作用。(3)火星熄灭器。安装于产生火星的设备和装置,防止火星飞出引燃可燃物。(4)自动探测器。用于检测可燃气体浓度、温度、烟雾等对象,当超过一定值(浓度)时自动报警,启动联锁装置自动停车并启动自动灭火设施,及时运作,快速灭火。
2.5加强设备的检查、维修,严防老化,带故障运转
石化生产流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中间体不少都具有腐蚀性强等特点,设备极易老化、出现故障,使各处管、阀、泵、室、塔、罐发生跑、冒、漏、滴,若发现、抢修不及时极易造成火灾等严重后果。因此,应定期对生产装置、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杜绝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6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参数,规范操作程序
温度、压力、原料质量指标、原料配比、升温及升压速度等,都属于生产操作中的重要参数,它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率,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因此,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规定的各种参数操作,不仅是生产的需要,也是安全的需要。
往期文章
——————————————————————————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于:王炳强(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云南昆明650208)
[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11)02-0093-02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
德国斯坦默公司全系列灭火剂产品
均不含PFOA和PFOS
符合所有当前限制条件!
---------------------------------------
众多客户选择的
斯坦默
全球认证
斯坦默
关于PFAS(PFOS、PFOA等)消防领域更多危害科普文章如下:
驻日冲绳基地泄漏强致癌物,美军:一点点消防泡沫,你也有意见?
在21世纪,消防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并且仍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不仅涉及灭火材料本身的性能,而且对灭火解决方案的环保性、社会认同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性和防御性的消防任务特别复杂,并且解决方案需要考虑到各种细节。特别是在工业方面,只能通过丰富多样、成熟的产品,来实现灭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廉的解决方案。从早期Richard.Sthamer博士创立公司,直至现在公司第5代管理人,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始终尽最大努力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自公司于1886年成立于汉堡起,我们始终致力于研制优质的泡沫灭火剂。如今,Dr.Sthamer公司已经是主流的泡沫灭火剂制造商之一。作为一家中型、家族式企业,Dr.Sthamer具备充分的灵活性是商业成功并且使世界各地客户均满意的保证。
现在,Dr.Sthamer泡沫灭火剂已成为灭火材料的代名词。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
欢迎关注JLH公众号,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请使用环保无毒灭火剂。
- 上一篇: 成都捷隆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网站试运行
- 下一篇: 加强油田企业安全环保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