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浅析液态烃类事故处置对策

2021-09-22 22:49:38      点击:1616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石油化学工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经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石化领域,液态烃作为一种化工原料或产物,它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液态烃又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火灾危险性高,这也给企业的消防安全形势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液态烃;事故;处理方法;对策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苯胺二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59人轻伤,引发了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这也对我们消防队伍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概述

 

1、定义

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叫烃。在石油工业中,烃一般分为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这些烃类在常温常压下一般均为气态,只有在改变压力和温度的条件下才能变成液态,故此,液态烃泛指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烃类。为了储存、输送之便,这些物质必须在常压下降低温度或常温下增加压力变成液体。

2、理化性质

归纳来讲,常温常压下,液态烃类物质一般均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在气态的状态下一般为无色,个别烃类气体有特殊气味,闪点一般都在-50℃以下,遇热源或明火极易燃烧,并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均小于10%,属于易燃物质,遇热源和明火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属甲A类火灾危险物质。

3、危险性分析

液态烃一旦泄漏,迅速汽化且难以控制。汽化时,从周围环境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冷却成为细小雾滴,形成液态烃的蒸气云。液态烃的蒸气云从泄漏点沿地面向下风向或低洼处漂移、积聚,遇明火极易形成火灾。液态烃爆炸极限低(爆炸极限为2%~10%),如大量泄漏遇明火可造成大面积的火灾或可燃蒸气云爆炸事故。液态烃的燃烧热值高,爆炸迅速、威力大,破坏性强,其火焰温度可达2000℃以上,极易引起相邻容器储罐的爆炸。

 

二、液态烃事故的一般处置措施

 

根据液态烃的理化性质及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在处置液态烃泄漏、火灾、爆炸等各类事故过程中,必须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

1、处置的一般要求

发生液态烃泄漏事故后,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携带有毒气体备检测设备等物品(着火时应着隔热铝铂隔热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2、泄漏处置

(1)组织精干力量(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认真进行事故侦察,查明液态烃的泄漏范围、气雾浓度、储罐设施受到威胁的程度、有无爆炸的危险、泄漏的阀门是否关闭等。在侦察清楚这些情况的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组织扑救。

(2)根据侦察情况建立警戒区。根据地形、气象等,在泄漏点周边安全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3)消除所有着火源。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停止使用所有非防爆器材和工具(包括摄像器材),消除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隐患。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展开救援前应确保所有现场设备接地。

(4)由于现场用水需求量比较大,合理计算瞬间供水量是否能够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应考虑移动和固定消防设施),指派专人负责供水,确保水枪(炮)阵地供水不间断

(5)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

(6)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

(7)罐体掩护。利用遥控炮、带架水枪,以开花和喷雾两种形式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8)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锅炉车或蒸汽灭火系统、蒸汽灭火带对准泄漏点送气,用来冲散、稀释可燃气体。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态烃气体的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改变蒸气云扩散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3、火灾处置

(1)火情侦察

①直接向火灾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当班工人,周围群众询问火场详细情况。

②确定警戒范围,根据火势大小、热幅射强度、制定供水、灭火方案。

③查明火场周围是否还有火灾、爆炸、毒害、腐蚀等隐患。

(2)处置措施

加强冷却,控制火势。在灭火过程中处置措施没有到位,不要急于将火扑灭,以免发生二次爆炸,造成更大面积的燃烧。对储罐、容器及管道设备支撑结构进行喷淋冷却,可使漏出的液态烃在密集的水幕控制范围中燃烧掉而不至于造成更大的火灾。

进攻统一,撤退有序。当火灾在短时间内不能被扑灭时,指挥员应该迅速确定出扑救区域,并划分出分为主火场和次火场、保护区域和安全撤离区域,集中优势兵力冷却控制着火区域,防止扩大,再组织其余部分兵力对着火区域周围的物料和着火源进行扑救。在明确扑救策略的同时,一定要事先统一指挥手势和撤退信号。

供水畅通,逐片消灭。在液态烃储罐区着火后,火势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应充分利用远程灭火设备(如移动炮、遥控炮),尽量避免抢险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防止突发性爆炸。要善于选择有利地形,在着火区两边侧风向,合理布局水枪,随时保持通讯联系。可利用遥控炮和水幕水枪,设立水幕墙,切断火势朝下风向蔓延的通道。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当着火罐的大火因无法切断泄漏物料而不能迅速扑灭时,在确保着火罐稳定燃烧的条件下,用大量的水流射向所有受热物的表面,以确保其它罐区的安全。同时,要将着火罐周围的其它储罐物料及时向外转移,开辟出一块空白地带,以阻挡火势蔓延,使无法堵漏的液态烃能够在控制范围内燃烧。

在控制火源以及冷却储罐的过程中,由于火焰体积因气体的扩大而变大,或者火焰的噪音不断增大,这预示着储罐压力有升高的可能,也意味着关闭储罐就有随时爆炸的可能。此时,保护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要迅速果断地下令现场所有人员撤退。

在无法切断液态烃物料的紧急情况下,不要顾及一处一地的损失,而要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加强冷却,不可间断,使液态烃在控制中稳定地燃烧完而自行熄灭。

 

往期文章

连载:地球长寿之王、致癌毒物——PFAS的前世今生(一)!

连载:永生不灭的分子PFAS–从崭露头角到原形毕露(二)

连载:永生不灭的分子PFAS–众矢之的又成漏网之鱼(三)

连载:多方立法禁止“C8”-消防泡沫技术何去何从(四)?

整体认识PFAS——系谱图

欧盟对PFOS(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的管理法令

C8污染“魔影”!!!(深度调查长文)

——————————————————————————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于:史章方、黄义、薛仓卫(中原油田消防支队河南濮阳457001)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

德国斯坦默公司全系列灭火剂产品

均不含PFOA和PFOS

符合所有当前限制条件!

---------------------------------------

众多客户选择的

斯坦默

全球认证

斯坦默 

关于PFAS(PFOS、PFOA等)消防领域更多危害科普文章如下:

不务正业的转载:《黑水DARKWATER》影评

高能预警||水成膜泡沫灭火剂致土壤污染的健康风险分析

松花江水系江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污染现状调查

水成膜泡沫(清水/轻水泡沫)AFFF消防泡沫的遗留问题

明知PFAS污染严重,两年来MDL基地无动于衷

驻日冲绳基地泄漏强致癌物,美军:一点点消防泡沫,你也有意见?

全氟辛烷磺酸对雄性鹌鹑生殖毒性影响

在21世纪,消防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并且仍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不仅涉及灭火材料本身的性能,而且对灭火解决方案的环保性、社会认同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性和防御性的消防任务特别复杂,并且解决方案需要考虑到各种细节。特别是在工业方面,只能通过丰富多样、成熟的产品,来实现灭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廉的解决方案。从早期Richard.Sthamer博士创立公司,直至现在公司第5代管理人,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始终尽最大努力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自公司于1886年成立于汉堡起,我们始终致力于研制优质的泡沫灭火剂。如今,Dr.Sthamer公司已经是主流的泡沫灭火剂制造商之一。作为一家中型、家族式企业,Dr.Sthamer具备充分的灵活性是商业成功并且使世界各地客户均满意的保证。

现在,Dr.Sthamer泡沫灭火剂已成为灭火材料的代名词。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 

欢迎关注JLH公众号,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请使用环保无毒灭火剂。

编辑:            来源:网终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028-86648377
邮箱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