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基因遗传毒性的研究

2021-11-12 14:26:26      点击:1072

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为其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POPs对生物体的致毒机理,综述了近年来POPs对生物体基因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基因毒性、致毒机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制造的化学制剂,无论是种类还是总量,都在持续不断地增长,并且随人类活动大量地进入到环境当中。其中一些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分子,能够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能沉积回地球,带来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并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它们多数来源于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产品,工业用化学药品,以及工业过程和固体废弃物燃烧过程中,在自然条件下难于被分解或降解,因此可以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介质中存留数10a甚至更长时间,故称之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

2001年,包括中国在内的92个国家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达成共识,在首批限制使用12类POPs物质,其中的5种作为杀虫剂曾在我国大规模生产过,有4种至今仍在少量生产和使用,而有些即使已不再使用,由于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仍存在严重的危害。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评估了900多种化学物的普遍致癌性,其中大约400种被确认为人类致癌物或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但它的毒性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POPs除了有上述作用外是否还有别的毒性作用还未知。所以研究POPs的污染方式、对生物体的危害,尤其是对人体的毒性致病机理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可以为正确处理POPs物质、预防和减少POPs的污染、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减少POPs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综述了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基因毒性致病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POPs的主要种类和来源

 

目前,被发现的POPs分子有数千种,通常是具有某些特殊化学结构的同系物或异构体,主要分为有机氯农药类(OCs)、多氯联苯类(PCBs)、多环芳烃类(PAHs)3大类。它们的主要来源和用途见表1,POPs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存留时间长,可以通过大气、水影响到区域和全球环境,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种类

来源及用途


有机氯农药类(OCs)

主要是以苯为原料的如农药DDT和六六六,林丹等,以及以环戊二烯为原料的氯丹、七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碳氯特灵等。它们曾作为瓜果、蔬菜、农作物的杀虫剂而被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中。

 

多氯联苯(PCBs)

由两个苯环相连接,环边上有1~10个氯原子取代的有机氯烃类。它们化学性质稳定对电的绝缘性极佳,耐酸耐碱,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于电器的变压器、绝缘油、润滑剂等工业生产活动中。

多环芳烃(PAHs)

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

表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种类

这些POPs分子可以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破坏免疫系统、尤其对女性的生殖系统有严重影响。诱发癌症,导致畸形、基因突变和神经系统等疾病其中一些POPs已被证实会对人体基因致畸、致突变是一级致癌物,如二恶英等。

 

二、POPs对生物体的致毒机理

 

POPs的种类繁多,致病机理复杂多样,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涉及POPs物质的毒理机制,并试图通过寻找特征性的分子标记物探讨POPs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表明POPs对基因的作用机制有如下几种方式。

POPs可能直接进入细胞内,作用于细胞核内的核酸或酶系统,引发遗传变异。通过影响肝脏微粒体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活性,导致机体甾体激素水平的改变和肿瘤发病率的升高。

基因转录激活:二恶英(TCCD)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产生,使雌激素代谢加快而降低靶器官内雌激素浓度是可能的机理之一。

作用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内胞液中存在着一种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芳香烃受体,它在体内经历一个转变或激活过程,与芳香烃受体核转运(Amt)蛋白相互作用形成同型二聚化合物并移位至细胞核。这种同型二聚化合物多某些特殊的DNA具有高度的亲和力,首先与之形成复合物,并诱发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引起相关基因的如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当他们作用于细胞的染色体,使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携带遗传信息的某些基因,使一些组织,细胞的生长失控,产生肿瘤,也可以与DNA共价键合,造成DNA损伤。

作用于与受体的结合:POPs与激素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内与特异的DNA序列结合,参与特定基因的表达,发挥生物活性作用。Schrader等在研究中发现在小鼠子宫中的PCBs可以竞争性的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毒性作用。

 

三、POPs对生物体基因毒性的研究进展

 

POPs与人类很多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对基因毒性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热点研究。研究对象以实验动物为主,动物实验结果可以为开展POPs对人体危害作用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Rier等通过建立雌性恒河猴模型发现:雌性恒河猴血清中TCDD水平与雌性恒河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之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Wu等用小鼠置入子宫前的胚胎建立TCDD暴露模型,研究TCDD对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TCDD能增加芳香烃受体和芳香烃核易位因子在细胞周期1的表达;降低两者在细胞周期2与细胞周期8的表达,并且AhR和ARNT在胚泡期表达再次增多;CYP1A1的表达在细胞1、2、8期的mRNA表达没改变,但在胚泡期时mRNA水平上表达增多。

用动物实验结果探讨POPs人体作用机制时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近年来,以体外合成的人体基因或是人类生物样本作为对象研究POPs对人体危害实验也有所进展。李晓燕等通过用人肝肿瘤细胞HepG2体外微核试验发现毒杀芬处理HepG2细胞的微核率与溶剂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可诱导HepG2细胞遗传损伤

图:肝细胞空泡化

高平等研究发现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能在体外的神经母细胞瘤(SH-5Y5Y)细胞中诱导氧化的DNA损伤。Borja-Aburto等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发现滴滴涕(DDT)、滴滴伊(DDE)、滴滴滴(DDD)3种有机氯农药能在体外和体内引起血红细胞内DNA的不同程度的损伤。Soukaina用人体淋巴细胞作为实验体系,研究发现DDT的代谢产物DDE能有效地提高淋巴细胞微核率,具有诱导基因癌变的可能性。近年来,以B(a)P为模式化学物,围绕着DNA损伤修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等方面,从对调控基因转录或表达的角度来阐明有机污染物的致癌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四、展望

 

综上所述,POPs是一类影响人类健康的物质。目前已经引起许多研究者高度关注,各国政府也给予充分的重视。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关系着我们的生存与发展。POPs中所包含的几种物质尽管已经在世界各国陆续停止生产和使用,但其对人群造成的后遗效应依然不容忽视。由于POPs的种类繁多,致病机理复杂多样,目前虽然对于POPs的生物致病机理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对人体危害作用方面尚缺乏研究资料。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人体基因遗传毒性方面的研究,了解POPs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用。尽快的弄清POPs物质的对人体基因毒性作用原理,为POPs的有效处理及其污染环境的预防积累基础资料,并为预防策略与措施和国家相关法规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往期文章

连载:地球长寿之王、致癌毒物——PFAS的前世今生(一)!

连载:永生不灭的分子PFAS–从崭露头角到原形毕露(二)

连载:永生不灭的分子PFAS–众矢之的又成漏网之鱼(三)

连载:多方立法禁止“C8”-消防泡沫技术何去何从(四)?

整体认识PFAS——系谱图

欧盟对PFOS(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的管理法令

C8污染“魔影”!!!(深度调查长文)

——————————————————————————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于:吴敏1卜晓阳1李卉卉1,2杨小弟1,2 有删减

(1.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7;2.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苏南京210097)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

德国斯坦默公司全系列灭火剂产品

均不含PFOA和PFOS

符合所有当前限制条件!

---------------------------------------

众多客户选择的

斯坦默

全球认证

斯坦默 

关于PFAS(PFOS、PFOA等)消防领域更多危害科普文章如下:

不务正业的转载:《黑水DARKWATER》影评

高能预警||水成膜泡沫灭火剂致土壤污染的健康风险分析

松花江水系江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污染现状调查

水成膜泡沫(清水/轻水泡沫)AFFF消防泡沫的遗留问题

明知PFAS污染严重,两年来MDL基地无动于衷

驻日冲绳基地泄漏强致癌物,美军:一点点消防泡沫,你也有意见?

全氟辛烷磺酸对雄性鹌鹑生殖毒性影响

在21世纪,消防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并且仍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不仅涉及灭火材料本身的性能,而且对灭火解决方案的环保性、社会认同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性和防御性的消防任务特别复杂,并且解决方案需要考虑到各种细节。特别是在工业方面,只能通过丰富多样、成熟的产品,来实现灭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廉的解决方案。从早期Richard.Sthamer博士创立公司,直至现在公司第5代管理人,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始终尽最大努力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自公司于1886年成立于汉堡起,我们始终致力于研制优质的泡沫灭火剂。如今,Dr.Sthamer公司已经是主流的泡沫灭火剂制造商之一。作为一家中型、家族式企业,Dr.Sthamer具备充分的灵活性是商业成功并且使世界各地客户均满意的保证。

现在,Dr.Sthamer泡沫灭火剂已成为灭火材料的代名词。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 

欢迎关注JLH公众号,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请使用环保无毒灭火剂。

编辑:            来源:网终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028-86648377
邮箱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