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POPs:你还不了解的隐形杀手
如果你把眼光转向自己的身体内部,就会发现你和你的曾祖父母(约100年前)不同,你身体中包含了许多人工合成化学品。人类合成化学品自上世纪20年代问世以来,已有700万种,约10余万种进入环境,时至今日,它们已无所不在,包括存在于每个人的生理组织中。
POPs的巨大危害
虽然初冬的北京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但提到POPs的巨大危害和老百姓的一无所觉,让人觉得心绪黯然。据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谢绍东教授介绍,持久性是指POPs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中存留数年时间。按目前的速度,人类要完全消除自身体内的POPs至少还需要几代人。
生物累积性,指蓄积在食物链中或容易通过周围媒介富集到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人类吃大鱼的方式使得污染物在人体内富集并最后在人体中达到甚至上千倍的递增。
POPs有亲脂性,进入人体后就大量溶解在脂肪中,难以代谢,更糟糕的是,体内高浓度POPs的母亲在怀孕时通过体内环境把POPs遗传给孩子。对人类来说,胚胎和婴儿时期是一生最脆弱的时刻,正在发育的身体、大脑、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受到这些污染物的最大侵害。
长距离大气传输性,POPs具有半挥发性,它们能以蒸汽形式存在于大气当中或吸附在大气颗粒上,然后远距离迁移,重新沉降到地球其他地区,通常来说,POPs遇热易蒸发,遇冷易沉降,通过蚱蜢跳效应,越寒冷的地区,越容易累聚POPs。POPs微溶于水,通过大气、水和浮游生物等食物链: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大陆、沙漠、海洋等都遍布它们的足迹。监测发现,爱斯基摩人的母乳中含POPs较其他地区更多,而1%的北极熊因POPs对内分泌干扰而雄雌不分。
毒性是指POP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影响,对肝、肾等内脏和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有急、慢性毒性,还具有致癌性、生殖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性等。比如被公约禁止的二恶英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仅纳克级的二恶英就能毒死一个成人;短期高浓度接触六氯苯,会引发循环和呼吸衰竭、新生婴儿夭折等。由于持久特性,在长期低浓度接触中,毒性可以通过长期累积,危害在一段时间后才表现出来,也可能通过遗传在后代人中表现出来。
我国的POPs现状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副教授胡建信告诉记者,如今我国POPs排放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一是有意生产和使用,是指滴滴涕、六氯苯、氯丹和灭蚁灵4种杀虫剂POPs的生产和使用。据介绍,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控制它们的生产和使用,总体效果不错,近几年其年均生产总量不到8000吨,且大部分作为原料使用。
但为什么至今它们都没有完全消失呢?
最大的原因是效果和经济利益,我国自长江流域地区,由北到南,白蚁危害越趋严重,长江流域的危害率是30%%~50%%,广东等地高达80%%~90%%。氯丹预防白蚁效果最好,一次使用十几年有效。其它代替品不但价格高昂,而且效果欠佳。虽然采用物理屏障更加有效和安全,比如盖房子时在地基铺上厚厚一层沙子或周边布设钢板,但其一次性投资高,在我国难以实现。
同样用于消灭白蚁的灭蚁灵,只需要10克就能把一窝白蚁全部除掉。接触了灭蚁灵的白蚁不会马上死亡,当回到巢中死去后,其他白蚁吞食了同伴尸体,进而全部毒死。而其它灭治方法操作复杂且效果不佳。
三氯杀螨醇是以滴滴涕为中间体生产的,残留滴滴涕成分较高,利用六氯苯生产的五氯酚钠本身就污染严重,我国政府已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来研究和推广替代品,控制滴滴涕、六氯苯和五氯酚钠的污染,但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困难,成效不明显。
二是废弃和污染场地。多氯联苯(PCB)主要封闭使用于变压器中电容器,半封闭使用于导热油和稳压器等,早在1991年,国家环保局、能源部就发布“防止含PCB电力装置及其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规定各级电力部门必须对多氯联苯电力装置进行封存和集中管理。但其实今天部分多氯联苯电容器仍在使用,而且部分多氯联苯电容器因封存时间过长,已腐蚀泄露,对存放的土地、水等污染严重。胡建信表示,对于我国来说,核心问题就是有效处置含多氯联苯的设备装置以及废弃库存设备。此外,我国曾经生产和存放过POPs的场所依然含大量POPs,其是潜在的污染排放源。
三是无意排放,涉及到二恶英、呋喃、多氯联苯和六氯苯,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恶英和呋喃的排放。所有焚烧(甚至做饭)、含氯工业和造纸等都会排放二恶英和呋喃。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泥、氯碱和钢铁生产国之一,其生产过程都可能排放二恶英和呋喃。我国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为了减少占用耕地,推行火葬,火化过程也将释放二恶英。我国二恶英和呋喃控制才刚刚起步,因此履行公约保护人民健康,控制二恶英和呋喃排放将是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POPs公约:挑战和机遇
2001年5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代表我国政府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上签下重重的一笔。签署POPs公约对国家和老百姓自然好处多多,比如环境公众健康,减少一样POPs就减少一种健康风险;推动技术进步,淘汰或替代POPs,减少POPs排放,就要有新的或更好的产品和技术,推动了我国技术发展;有利于国家管理能力的提高,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就需要按国际规定招标,规范化和透明化,对POPs的查明和更佳的处置也是强化国家管理能力等。
但是,加入公约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为巨大和紧迫,胡建信提醒道,建立一个二噁英实验室需要大量资金、科研人员和良好运行机制。我国缺乏相关科研人员,需要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我国也没有制定出足够的POPs技术标准等国家标准。我国缺乏的不仅仅是测试和分析技术(二恶英含量少,但毒性大,分析一个样本就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至少一万元成本),关键是减排技术,如何采样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操作在炼钢、发电、氯碱、火化等过程以尽可能低地减少二恶英和呋喃排放。
其实,对于POPs的危害,我国政府早有认识,但本国替代、减排、以有效和对环境无害化的方式处理处置POPs库存和废弃物等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滞后,是POPs成为难以解决问题的关键。
名词解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大气传输性和毒性。
往期关于PFOS和PFOA危害的相关文章
———————————————————————————————
本文主要内容来源于(责任编辑:艾奇俊)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德国斯坦默公司全系列灭火剂产品
均不含PFOA和PFOS
符合所有当前限制条件!
众多客户选择的
斯坦默
全球认证
斯坦默
关于PFAS(PFOS、PFOA等)消防领域更多危害科普文章如下:
驻日冲绳基地泄漏强致癌物,美军:一点点消防泡沫,你也有意见?
在21世纪,消防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并且仍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不仅涉及灭火材料本身的性能,而且对灭火解决方案的环保性、社会认同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性和防御性的消防任务特别复杂,并且解决方案需要考虑到各种细节。特别是在工业方面,只能通过丰富多样、成熟的产品,来实现灭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廉的解决方案。从早期Richard.Sthamer博士创立公司,直至现在公司第5代管理人,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始终尽最大努力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自公司于1886年成立于汉堡起,我们始终致力于研制优质的泡沫灭火剂。如今,Dr.Sthamer公司已经是主流的泡沫灭火剂制造商之一。作为一家中型、家族式企业,Dr.Sthamer具备充分的灵活性是商业成功并且使世界各地客户均满意的保证。
现在,Dr.Sthamer泡沫灭火剂已成为灭火材料的代名词。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
欢迎关注JLH公众号,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请使用环保无毒的灭火剂。
- 上一篇: 成都捷隆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网站试运行
- 下一篇: 中外泡沬灭火剂标准对比